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廖明珠 杨名宇图/新华书店
近日,“读懂广州”书系系列活动第三场“岭南何以让历代文人骚客留墨添香”在新华书店(北京路书店)三楼书纽空间举行。
【资料图】
“读懂广州”书系之《文学里的广州·诗词》主编谢敏玉、余福智两位嘉宾为读者梳理广州悠久的诗歌源流,展示广州诗词文化脉络,带领观众从诗词中感受广州的诗性城市内涵。
据悉,此次活动由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秘书处主办,广州出版社有限公司、广州新华书店集团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协办。
活动现场,谢敏玉老师分享道,虽然古代岭南长时间都属于流放之地,但历代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不少传诵千古的诗词。
从东汉学者杨孚、南北朝文学家谢灵运,唐代“开元贤相”张九龄,到宋代文学家苏轼、杨万里,“粤词之祖” 崔与之,再到明代大儒湛若水,清初“岭南三大家”屈大均、陈恭尹、梁佩兰,以及晚清黄遵宪、丘逢甲,等等,可谓“云山珠水,尽入诗怀”。
这些古今名家“大咖”纷纷在岭南留墨添香,其诗意人生和诗性精神又对广州独特城市气质产生深远影响。
余福智老师表示,《文学里的广州·诗词》中所收录诗词众多,这些诗词从不同视角展现不同时期的广州,彰显了广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诗词水平,是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的最佳读物。
以诗词之美相聚,以广府风情相融。在活动现场,第五届广州诗词挑战赛少儿组状元,来自天河中学初二年级的裴子睿同学以普通话朗诵了明代赵介的《听雨》,而来自小北路小学六年8班的梁恩喻同学则用粤语朗诵了宋代崔与之的《水调歌头·题剑阁》。
活动现场还进行了“读懂广州”书系名篇佳作推荐征集活动的宣传。征集活动将持续至5月15日,征集以记录广州为主题,以书写广州的历史、文化、民生及发展变化的已发表的名家精品力作,包括散文、小说、诗词、杂记四种体裁,以求探寻沧海遗珠,进一步对书写广州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整理汇编,打造精品力作。
记者了解到,“读懂广州”书系系列活动最后一场将于5月7日在问山书屋举行,将邀请陈崇正、黄礼孩、冯娜分享“读懂广州”书系之《文学里的广州·杂记》,与广大市民一起共品花城文化气韵。
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
来源 | 羊城晚报•羊城派责编 | 李力校对 | 赵丹丹